这个八月,跟着清华建筑教授,一起去游楠溪江
视频那边的罗德胤清瘦文雅,头发浓黑,眼神温润,他讲课的语速不疾不徐,字句清晰,信息量之丰富,令人叹为观止。
碧山讲堂过去两个月,我们跟着罗老师了解中国建筑史是如何成为一门学问,乡土建筑的源流与发展,还有哈尼梯田。除了专业的知识外,罗老师时不时会带出一些这些年他四处走村串寨时的小故事,譬如讲哈尼梯田的时候,他就讲自己是如何借由一个葬礼来了解哈尼族人的生活和社会形态。
他好聊天,跟着他去这些村子,就能见识到他是如何从村里的老人家那里了解一个村子的过去。这个技能是和他的恩师陈志华先生学会的,关于陈志华先生是如何奠基了乡土建筑的,大家可以点击链接。隐藏在深山大河边的古村落,他们帮我们找到了
罗老师讲的这些故事不单有趣,还带着很多温情,让人感觉原来一个研究者可以用如此开阔而现代的眼界,去理解,甚至是去体验一个村寨古老的传统。
罗德胤教授与老船工王开有
罗德胤老师现在是清华建筑学院的副教授,也是乡村复兴论坛的主席。在做了十几年理论研究之后,在2012年加入了住建部组织成立的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,然后就开始了他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实地研究。
大概瞧一瞧他这些年发表的书单,基本就可以体会到他这些年都去了哪里:《南北两瓷村》、《峡口古镇》、《仙霞古道》、《廿八都古镇》、《哈尼梯田村寨》,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中国的古戏台,同时也翻译了英国作者乔纳森•格兰西写的百科全书式的建筑普及书《建筑的故事》。
讲乡土建筑保护那一节课的时候,大家全都拿着小本儿记,兴冲冲地看着本儿上的乡村旅行清单,发愿这些村子真的好想都走一遍。
在这个此生必去中国乡村的名单里,有一个村子是罗老师敲重点划出来的,那就是温州的楠溪江流域的古村落。
楠溪江流域的自然环境极好,山水秀丽,山水诗歌的鼻祖谢灵运曾写“罗列河山共锦绣,浮沉沧海同舟行”。自他之后,从古至今,说不尽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流连忘返,在这些文人中,尤数汪曾祺说的最直白:“我可以负责任地向全世界宣告:楠溪江是很美的!”
当然他后来也写了一首很可爱的诗:“楠溪之水清,欲濯我无缨,虽则我无缨,亦不负尔情,手持碧玉杓,分江入夜瓶,三年开瓶看,化作青水晶。”
不过换到建筑师的角度,这里又有了不同的样貌。楠溪江流域的古村落也是罗老师的老师陈志华先生的最爱。
陈先生在自己的《楠溪江中游古村落》中曾经写道:“我最爱楠溪江的乡土建筑。爱就爱它们的既极其朴素粗蛮,又极其精致细腻。没有看不尽的雕梁画栋、琐窗网户,全是原木蛮石,几乎不加斧凿。这是朴素。但房屋的造型其实十分用心,曲的大脊、曲的屋面、曲的檐口,它们的曲度并不一样,形成十分灵动飘逸的屋顶。这是细腻。”
在罗老师的讲述里,这里的屋子用蛮石与原木搭建,房子与房子有间隔,于是每栋房子都有独立的形体和品格,整个村子显得疏朗,房屋前后竹树浓绿。村子四周的山水很秀丽,建筑也显得柔和,很特别的是,楠溪江的很多村落还有园林,这又与此处多有文人做地方官有很大的关系。
这一次我们就邀请了罗德胤老师带队,一起去楠溪江古村落一行。
罗老师会带着大家沿路走访不同的古村落,包括保存有最完整的山地民居的林坑村、始建于北宋年间的芙蓉村、由南宋期间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设计的苍坡村……
偶遇的织布老奶奶
用一个乡土建筑专家的眼光,带着我们从一石一木,一砖一瓦,从村子里祠堂到戏台,再到村里的田地与石墙,远处的青山和白云,感受我们心里曾向往过的归园田居。
具体行程
第一天 抵达楠溪江,专家讲解
第二天 探访楠溪江村落,漂流
第三天 自由活动,离开
行程时间:3天2晚
团队人数:12人
行程价格:3950
出行时间:8月14-16日
关于行程详细信息和活动介绍,欢迎搜索并添加碧山君微信号 beshan-wildchina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碧山君咨询。